(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0日電)一場國中教育會考,都會區學生、家長「高分低就」的焦慮,搶盡媒體版面。不論是寫作測驗、志願序的爭議,焦點都集中在少數菁英,弱勢學生的權益反而無人聞問。
根據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的統計數據,今年會考國文科待加強(C)的人數比率為17.34%,社會科19.95 %,自然科25.25%,數學、英語科比率最高,分別有33.40%和33.73%。
教育部不願公布各縣市的數據,外界無從得知「城鄉差距」究竟有多大。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日前指出,英語科有明顯的「雙峰現象」,即前段人數多,後段人數也多。數學科則是落後的人偏多,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拉起後段學生,亟需改革。
長期關注偏鄉教育的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,今天投書報紙指出,媒體報導免試升學集中在志願序產生的困擾,卻似乎忽略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,便是全國有1/3的學生英語、數學「待加強」。
李家同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,「前段班最會鬧」,而升學制度調整也圍繞著他們打轉,反而是後段學生,往往只能選擇順應變革,權益受損也無人聞問。
李家同舉基測時代的「免試入學」為例,有些不錯的高中職願意依「在校成績」收學生,給偏遠地區孩子機會,十二年國教推動後,全都要看會考成績。就他所知,有些偏鄉學校,超過7成的學生英文、數學「待加強」,他們並非不努力,而是資源較缺乏,升學制度改革反而對他們不利。
「弱勢孩子最需要關心和幫助,最不需要的是打擊」,李家同認為,會考題目設計不能只專注於鑑別前段班,也要讓後段班拿到分數,學習才會有成就感。會考簡單題目的比率應提高,第三等級也不要叫「待加強」,直接改用A、B、C等級即可。
對此,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黃子騰表示,會考是全國性測驗,必須考慮效度和鑑別度,因此不可能有太高比率的簡單題。至於「待加強」的學生,後續將在高中職階段加強補救教學,希望家長們一起配合,讓學生學會基本能力。
會考原本只有3等級,因都會區明星高中的篩選需要,才再細分「標示」;但有了「標示」,菁英家長又在意寫作測驗比序較前,擔心「志願序」積分造成高分低就,紛紛透過民意代表、教育局處施壓,要求公布詳細的統計數據,議題一波未平、一波又起。
事實上,除了基北、高雄等都會型入學區,其他縣市免試名額高,即便是第一志願,也不用廝殺地如此激烈,甚至不需用到「標示」。
比起這些都會菁英的議題,高達三分之一的弱勢生反倒越來越邊緣,對他們來說,志願序、寫作、數據和標示,都是遙遠而陌生的名詞。或許教育單位更應關注的是,如何幫這些孩子擺脫「待加強」。1030610
- Jul 09 Wed 2014 00:27
國教兩樣情 菁英焦慮弱勢無聲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